怎么查看命里缺什么相关内容

怎么知道命中缺什么(五行)

要想知道缺什么
必须要知道生辰八字
根据八字推算
才能够明白
金木水火土缺什么
这个是规律
很容易找得到...

668

怎么看命里缺什么五行

生日(公历): 1989年 1月 26日 18时0分
生日(农历): 戊辰年 十二月 十九 酉时
八字: 戊辰 乙丑 丙戌 丁酉
五行: 土土 木土 火土 火金
纳音: 大林木 海中金 屋上土 山下火
五行分析:
总述:八字偏弱,八字喜「木」,起名最好用五行属性为「木」的字。分析如下:
此命五行土旺;五行缺水;日主天干为火 (同类为:火木;异类为:金水土。五行统计: 1木, 2火, 4土, 1金, 0水)
用神分析:〖同类得分〗:火2.20,木1.38,共计3.58分;〖异类得分〗:金1.71,水0.55,土2.75,共计5.01分;〖差〗:-1.43分;〖综合旺衰得分〗:-1.43分,「八字偏弱」;〖八字喜用神〗:八字偏弱,八字喜「木」,「木」就是此命的「喜神」。...

7844

生辰八字怎么看命里缺什么

此命财运不佳,年命婚姻不顺,晚婚,低学历。喜用神金土,忌神水木。...

15119

怎么查命里缺什么

你好,怎么查命里缺什么,有以下几点: 01
为了准确的回答问题,还是从定义上来入手:
一个人的八字就是一共八个字:四个天干,四个地支。而每个天干和每个地支都有对应的五行属性。
所以要看一个人八字中是否缺什么五行,就是要分析组成八字的这四个天干和四个地支对应的五行是否缺什么了。比如这四个天干和四个地支中都不包含火这个五行,那就是八字缺火或者说命中缺火了。
>02
下面再来解释天干和地支的五行属性:
l 甲、乙为木,代表东方
l 丙、丁为火、代表南方
l 戊、己为土、代表中央
l 庚、辛为金、代表西方
l 壬、癸为水、代表北方
>03
地支的五行,就没有那么容易看出来了,因为地支之中往往藏有一个、二个或者最多三个天干,这种地支中所藏的天干也叫做“支藏人元”,取“天干为天元、地支为地元、人在天地之间”的意思,所以称为人元。
>04
上面的话,也就是说一个地支往往是由几种五行混合而成的,下面就讲讲这个地支藏干的问题,也就是看看各个地支中都藏了哪些天干藏有哪些五行。
l 寅中藏:甲,丙,戊
l 卯中藏:乙
l 辰中藏:戊,乙,癸
l 巳中藏:丙,庚,戊
l 午中藏:丁,己
l 未中藏:己,丁,乙
l 申中藏:庚,壬,戊
l 酉中藏:辛
l 戌中藏:戊,辛,丁
l 亥中藏:壬,甲
l 子中藏:癸
l 丑中藏:己,癸,辛
>05
注意:上面地支藏干的列表中,所藏的第一个天干也称之为地支的“本气”,简单说就是占主导作用的五行,就是说本气五行在地支中占的比例最大。比如寅中藏有甲,丙,戊三个天干,如果寅的力量为100分的话,那么甲,丙,戊三者的力量比例依次大概为:60:25:15,甲占的比例比较大,所以甲叫做寅的“本气”。
>06
道理说清楚了,下面看一个实例就清楚了:
假设一个小孩子的八字是:
戊子 甲子 辛丑 己丑
其实这个人就是生于:戊子年,甲子月,辛丑日,己丑时
其中日干,也就是辛丑日的日干“辛”这个天干代表这个小孩子本身,这个小孩子五行属金,因为辛属金。
再来看看四个天干的五行:戊,甲,辛,己,查列表一就知道它们分别属土,木,金,土。
再来看四个地支:子,子,丑,丑,查列表二:子中只有癸,查列表一,癸为水,所以子属水。丑中藏有:己辛癸,分别为土金水。
综合看上面的四个天干和地支,可以发现,这些干支中独独缺少五行火!
所以说这个八字五行缺火!
>07
通过这个例子,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懂得如何判断五行是否缺什么了,只要找一个万年历(或在网上排盘程序中输入生日时辰)找到对应的八字(四个天干和四个地支)就行了,这是再简单不过的查表工作了,相信人人都会。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问题了,坊间有不少“新手”命理师傅在看人八字判断五行是否有缺的时候,在判断地支的时候往往只看地支的本气,这样就会造成误判。
比如这些命理师看到寅,认为寅属木(因为寅的本气为甲,甲属木)而忽略了寅中藏的火和土。所以如果按照这种看法,本来某人八字什么都不缺,这些算命师傅却认为此人缺某某五行,这一点必须引起大家注意,大家看了此文之后也自能分辨。
注意事项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也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并非说一个人八字缺什么五行,就一定应该补这种五行。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准确的说法是,根据八字的格局,需要什么五行才要补什么五行。比如某人八字虽然缺水,但是此八字的格局却是忌讳水的,那么命中缺了水反而是好事。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去补水,反而会弄巧成拙。关于这一点,对起名字极为重要。...

270

五行缺什么怎么查?

下个算命软件...

7741

要看自己五行缺什么怎么查?

八字中缺的不一定是需要的,不然电脑程序就能直接批八字了...

15311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