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尼采说的“永恒轮回的思想是最沉】
据尼采所说,他第一次获得这个概念是在1881年的8月间在高山的森林中散步时,他承认他是受到赫拉克利特的变化理论的影响.他称其为“虚无主义的最极端形式”,但也是超克虚无主义的方法. 以下是在他的著作中对此的描述:
“万物方来,万物方去,永远的转着存在的轮子.万物方生,万物方死,存在的时间永远的运行.离而相合,存在之环,永远地忠实于自己每一刹那都有生存开始,‘那里’的球绕着每一个‘这里’而旋转,中心是无所不在的永恒之路是曲折的.”
“你们是永远的存在着!永远爱世界!而且向世界痛苦说:‘去吧!但是还要回来!’因为,一切的快乐要求永恒.”
“十字架上的上帝是对生命的诅咒,一个由生命寻找救赎的路标.酒神被斩成碎片是对生命的承诺:他会由毁灭中再生与回归.”
尼采认为永恒轮回是他的“所有假说中科学的”,前提如下:宇宙间的能量是不灭的而时间是无限的,有限的力在无限的时间中运行,必定能重复出现.但实际上这种机率是近乎零的,这使得他的永恒轮回说缺乏科学上的根据.考夫曼对此的评论是:“永恒轮回对尼采而言是一个观念的成分小于是一个体验……他对自己第一次有这个体验说的很多,因为对他而言那是一个拯救了其生命的时刻.”
【尼采的"永恒轮回"是什么意思啊?】
而这就是一个轮回,永恒轮回意思就是这种轮回会永远存在下去。
尼采认为这个世界就是有有限个粒子组成,而世界的改变也就是这种粒子的组合方式的改变,如果世界是永恒的,那么上述那种永恒的轮回就是存在的。所以现在的人身上的料子将来一定有机会再组合成一个与他一模一样的人,而且这个人做的事也就是把前面那个人做的事再来一遍。
这种永恒轮回的观念就把叔本化的自由意志给否定了,这是一种完全没有自由的宿命论。一切都由永恒轮回早早决定过了。在这种永恒轮回之中,人就不必为了自由意志而费心,一切只要遵从强力意志的指引却生活,获得内心最大的超脱,成为真正的超人。这个理论也可以反驳基督教的“原罪”所给人的负罪感。因为一切都是不自由的,所以这些罪就不能由个人来承担。这个永恒轮回的作用可以说既反对叔本华又反对基督教。
【如何理解“永恒轮回”】
从定义理解就可以了。
永恒轮回,正确翻译为永恒循环、永恒重现或永恒回归指一种假定宇宙会不断,而且将会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环的观念,而且这种循环的次数不可理解,也无法预测。另一种观点认为在宇宙中虽然存在着事物的轮回式循环特性;但宇宙本身是稳定恒久的。这点类似于《文子·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古人谓之一年经历十二个月循环一周为一年。认为十二月为宇宙运转的规律法则。
【怎么解释尼采的永恒轮回,和佛教的轮回有什么区别?】
人死了 灵魂没灭 于是跑到地府 喝孟婆汤 然后投胎 , 就这样无限的轮回
【“同一性的永恒轮回”和“趋向权力的意志”是什么?】
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的一种哲学概念,作为他用来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权力意志」这种中译法有争议,因为这很容易让人连想到权力意志是种权谋或权力争斗的力量,但这是种误解。像刘昌元先生就建议译为力量意志,陈鼓应先生则建议译为冲创意志。
权力意志是个很复杂的观念,这是尼采在经过价值重估后提出来作为他的价值准则,权力意志是种最基本的驱力,曾被他用来解释物理上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扩张等等,乃至于人类的心理、文化的现象。尼采认为这些背后都是由权力意志所推动的。
永恒轮回(或作永恒循环或永恒重现 )指一种假定宇宙会不断,而且将会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循环的观念,而且这种循环的次数不可理解,也无法预测。这种观念植根于古埃及时代,而且也被毕氏学派和斯多葛学派所接受。当古老思想没落,基督教崛起时,这种观念被认为是没用的,虽然尼采曾经努力令它复苏。 而事实上,尼采的永恒轮回概念,一定程度是来自叔本华的学说。
【怎么解释尼采的永恒轮回,和佛教的轮回有什么区别?】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3卷第1期
摘 要:尼采的“永恒轮回说”是用来回答事物运动发展归宿的这样一个世界观问题.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尼采形成并接受这个思想经历了悲苦、恐怖并最终战胜的心理体验。这一思想的意义在于:(1)反对了基督教及其它有关世界发展的种种目的论观点.对世界的自然性进行了辩护;(2)高度肯定了变易的感性世界的唯一性.有力地批判了无时间性的超感性理想的虚幻性和破坏性;(3)作为“超人”实现的理论公设。有着激发人的创造活力、促成人的个性化创新的作用。永恒轮回的是“相同者”,德鲁兹把“永恒轮回说”理解为“选育”的哲学.背离了尼采“肯定生命热爱命运”的“酒神精神”。尼采的局限在于没有最终摆脱传统的宏大叙事.试图给“超人”生存寻找形而上的支撑,从而淡化了个性化创新生命的自在价值。